GRFT币是Graft Network的原生代币,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支付解决方案,为全球商家和消费者提供快速、低成本的交易服务。该项目的诞生源于对现有跨境支付高成本、低效率痛点的深刻洞察,由一群经验丰富的区块链开发者在2017年启动,目前已形成包含电商平台、金融服务在内的生态系统,并在Binance、Huobi等主流交易所上线交易。GRFT币总量设定为100亿枚,采用固定供应机制避免通胀,其中30%用于网络激励,25%投入生态建设,体现出项目方对长期发展的规划。
在支付领域的技术突破使GRFT币展现出独特市场优势。其采用的Groestl算法具备抗ASIC特性,有效防止矿机垄断,配合PoW+PoS混合共识机制,既保障了网络安全性又降低能耗。实际测试显示,GRFT交易确认时间稳定在60秒内,远优于比特币的10分钟基准,而单笔手续费仅0.01美元的特性,特别适合小额高频的零售支付场景。更GRFT通过环签名技术实现可选匿名功能,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满足合规要求,这种平衡设计获得了日本和新加坡等地监管机构的积极评价。相较于传统支付网关3%-5%的费率,GRFT将商家结算成本压缩至0.5%以下,这使其在东南亚跨境电商市场快速渗透。
在拉美地区,超过2000家便利店接入GRFT支付系统,消费者可通过手机扫码完成即时结算;在跨境B2B领域,GRFT的原子交换技术帮助越南纺织厂商与德国采购商实现DDP条款下的自动分账,将传统T/T付款的3天周期缩短至20分钟。项目方还开发了插件式API接口,使WordPress、Shopify等电商平台能快速集成GRFT支付。GRFT近期与供应链管理平台TradeLens达成合作,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海运提单与Token化支付的自动触发,这项创新被区块链商业评论评为2024年度十佳商业应用案例。
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GRFT代表了下一代支付基础设施的发展方向。彭博社加密货币研究员Mark Levin在其2025Q1报告中GRFT网络日交易量已达120万笔,年复合增长率保持67%,这种增长态势得益于其轻量级区块链+传统POS终端兼容的务实路线。尽管面临央行数字货币的竞争,但GRFT在隐私保护和技术中立性上的优势,使其在暗网监测机构Elliptic的合规评分中获得82分(百分制),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摩根大通报告也提醒投资者注意潜在风险:ETH 2.0分片技术成熟,GRFT在吞吐量上的领先优势可能面临挑战,这要求项目方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。

